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1-9月我国出口钢材8795.5万吨,同比增长9.2%,出口均价696.7美元/吨(9月出口钢材1046.5万吨,环比增长10%);进口铁矿石9.18亿吨,同比下降0.1%,进口均价96美元/吨。在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及贸易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我国钢材凭借其价格优势依然保持了国际竞争力,如热轧卷板出口报价较印度、土耳其、日本等主要竞争对手每吨低20-60美元,有效消化了国内部分供给压力,成为支撑钢铁行业的重要外部需求。
未来出口也面临一些挑战,全球制造业PMI小幅回落、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处于收缩区间等,预计10月份钢材出口同比可能面临增速放缓或回落的压力。本周五大钢材库存仍处在历史同期较高位置,钢材价格及利润持续下滑。
中信建投主要观点如下:
1-9月钢材出口大增,未来仍面临增速放缓压力
10月13日,海关总署公布1-9月进出口数据,按人民币计价,1-9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出口19.94万亿元,同比增长7.1%(9月同比增长8.4%);进口13.66万亿元,同比下降0.2%(8月同比增长7.5%);贸易顺差6.28万亿元。
聚焦钢铁行业,1-9月我国出口钢材8795.5万吨,同比增长9.2%,出口均价696.7美元/吨(9月出口钢材1046.5万吨,环比增长10%);进口钢材453.2万吨,同比下降12.6%,进口均价1692.3美元/吨;进口铁矿石9.18亿吨,同比下降0.1%,进口均价96美元/吨。
在国际市场需求波动及贸易环境复杂的背景下,我国钢材凭借其价格优势依然保持了国际竞争力,如热轧卷板出口报价较印度、土耳其、日本等主要竞争对手每吨低20-60美元,有效消化了国内部分供给压力,成为支撑钢铁行业的重要外部需求。
然而,未来出口也面临一些挑战,全球制造业PMI小幅回落至49.7%,且钢铁行业新出口订单指数处于收缩区间,加上近期多国对中国钢材产品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加剧,以及去年同期高达1118万吨的高基数影响,预计10月份钢材出口同比可能面临增速放缓或回落的压力。
钢铁下游行业方面,1-9月我国出口机电产品12.0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占我出口总值的60.5%。汽车、船舶均保持高速增长,1-9月汽车出口495万辆,同比增长14.8%;船舶出口5226艘,同比增长23.5%,下游出口持续增长促进了钢材的间接出口。
前9个月中国出口展现了较强的韧性,增长主要得益于市场多元化(对东盟、欧盟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口增长有效对冲了对美下滑)和产品结构优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驱动增长)。未来的挑战依然存在,主要是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需求不确定性以及高关税政策的潜在影响。但总体看,中国外贸通过转型升级和开拓新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发展的势头。
当前库存仍处在历史同期较高位置,钢材价格及利润持续下滑
供应方面,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供应856.95万吨,周环比下降6.36万吨,降幅0.7%。本周五大钢材品种产量周环比均有所下降,核心驱动在于,钢厂利润有所收缩,部分钢厂短时检修。
库存方面,本周五大钢材总库存1582.26万吨,周环比降18.46万吨,降幅1.2%。本周五大品种总库存周环比有所下降,降幅主要来自螺纹钢贡献。本周五大品种周消费量为873.10万吨,增16.2%;其中建材消费环比增35.6%,板材消费环比增8%,呈现建材板双增局面,反映出市场需求有所好转,但整体仍低于前几年同期水平。由于当前库存仍处在历史同期较高位置,钢材价格及利润持续下滑。
截至10月17日,螺纹、热卷、中厚板、冷卷的价格较上周分别-50元/吨、-80元/吨、-70元/吨、-40元/吨。螺纹、热卷、中厚板、冷卷的即期毛利分别为-3元/吨、-10元/吨、-132元/吨、-117元/吨,较上周-52元/吨、-79元/吨、-70元/吨、-44元/吨。247家钢厂盈利率55.41%,环比-0.87pct。
风险分析
钢铁是重资产行业,又面临产能过剩等结构性问题。当前受地产需求拖累,钢材市场呈现“供给减量、需求偏弱、库存上升、价格下跌、收入减少、利润下滑”的运行态势,企业生产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伴随着局部战争的不断爆发、国际形势的不确定性、汇率波动、贸易保护与反倾销愈演愈烈,中国钢铁企业出口市场的门槛将显著抬升。新《环保法》、新污染物排放标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