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星正网|会员注册|开户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军事新闻 >

军事新闻

坦克总师有趣记忆:试车回来像泥猴 对象初见吓一跳

作者:admin 来源:未知 点击数: 发布时间:2018-10-29 15:43:11

 【编者按】大青山,位于内蒙古包头市北郊,是某大型武器试验场所在地。那里留下了太多兵工人的青春、智慧和汗水,承载着共和国兵器工业的记忆。本文是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时任三代坦克副总设计师杜惠昌老先生对自己在大青山工作这几十年的一些记忆片段,我们能够从中感受到老一辈兵工人对于事业的执着、对祖国的忠诚。

我在青山工作了四十年。车辆试验(试车)是其中的一项主要工作。我和试车,和大青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我身边发生了很多有趣的、动人的故事。这里面是我们的青春年华,这里面是我们的激情岁月。

null

在大青山进行试验的国产新型坦克

试车回来像个“泥猴”

莽莽大青山,是我们试车的好地方。到大佘太、石拐、百灵庙、乌梁索海……那些地方试车,都要经过大青山,那绵延起伏的山坡和奇岖不平的山路。特别是有一条哈达门沟,是从山南通向山北的必经之路,更是惊险,却正是我们经常出没的地方。不管是寒冬、酷暑,不管是刮风、下雪,也不管是黑夜、白天,那是考验我们车辆性能、也是锻炼我们科研人员的基本条件。我们每次试车回来收获之一,就是人人像个“泥猴”,满脸的土,满身的油泥。

那几年,我正在搞对象,我的那口子第一次见到我这个样子,吓了一大跳。心想这就是你们的工作啊?怎么这么脏啊!可回头,还是高高兴兴地给我洗那满身油泥的工作服。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挺有意思的。

null

杜总指挥参加三代坦克寒区试验

一天十个窝头

五、六十年代,我们刚进研究所,正是困难时期。那时,我们经常要参加保养车辆,学习驾驶。到那一天,天不亮,就要进山去,天黑以后才能回来。风餐露宿一整天,我们就带着煨炭、水、扑克,穿着皮袄,带着窝头(一个人将近十个)出发了。到了山里,找个小山坡(大青山基本上都是光秃秃的,没有可隐蔽的地方),点上煨炭烤烤火,等待天亮。以后就开车,一个人一圈轮流学习驾驶及保养车辆。休息的时候,干吃一个大伙为你准备好的、烤得焦黄的窝头,还觉得挺香,喝口水,打打扑克,边吃边玩。一天下来,驾驶也学了,车也保养了,扑克也打了,窝头也吃完了,高高兴兴的,也该回家了。这就是那个时候,我们在大青山的一天。

null

今天的兵工战士们,仍然继承和发扬着老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兵工精神

大青山下的誓言

老张(张保中,后来的三代坦克发动机总师)和老郗(郗健,三代坦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设计师)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是70所的老技术人员,也是我的高班同学。七十年代中,我们为了一个项目,一起在大青山试车,结下的友谊。

记得前几年,接到张保中的一个电话,他告诉我找到了一封三十年前我给他写的信,说这封信对他完成那个项目有很大的影响。我听了,感到挺得意的。

老郗现在也在北京住,那天打电话聊起来。我们都记得,当年在大青山试车的时候,他曾经立下的誓言:不把这个项目搞出来,绝不罢休。甚至还说,等他死了,一定要把骨灰撒在大青山的跑道上,以示纪念。当时,我们听了特别感动。文化大革命中,有人讽刺、挖苦地说:“70、70,七年等于0”。所以,老郗和老张非要下决心,把项目搞出来,突破这个“0”。最后,是靠各方面的努力和合作,靠我们这一些当年已经步入中年的人,积极、刻苦、奋斗、配合,终于把这个项目搞成了。

我和老张、老郗回忆当年,还是很满足、很欣慰的。这些事情,好像是昨天刚刚发生的一样。

null

照片左起:杜惠昌、钱仲鲁、张保中

null

照片左起:张保中、张均享、叶慧英、郗健。他们都是中国坦克发动机研制领域的重量级科学家

null

2010年几位总师的合影。随着祝总和张总先后辞世,三代坦克总师系统再也见不到这样强大的阵容了;照片左起副总师傅宝玉、王哲荣,总师祝榆生,发动机总师张保中,三代坦克副总师杜惠昌

试新车,就像我们自己的“孩子”一样

我们试了无数种车,有国内的、国外的、有新的、有老的,特别难以忘怀的,是那些我们自己研制的新车。从开始定指标、定方案、一直到设计、制造全过程,就像自己的孩子,怀孕的过程一样。到原地发动的那一天,几乎所有的研制人员都会聚在一起,就像盼着自己的孩子呱呱坠地一样,翘首相望。当听到装车的发动机第一次发出连续的“突、突……”的排气声,好像特别美妙,就像听到自己的刚出生的婴儿“哇……”的一声啼哭一样,人人欢呼雀跃,拍手相告。我们心中的挂念----几年、十几年的努力,我们的“孩子”终于诞生了。以后试车,小心翼翼,细心呵护,盼着他成长,就像怕把自己的“孩子”磕着、碰着,希望自己的“孩子”快快长大一样。

“孩子”出生以后,还要盼着他走出第一步。七十年代初,我们研制一种新车,液力传动、液压操纵。发动机发动以后,车还是不能动。当大伙正在琢磨的时候,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的老驾驶员----孙师傅,进到驾驶室,把发动机发动起来,把油门猛踩下去,结果车走了。原来是液压操纵的油泵需要一定的转速,才能操纵车辆,当时大家都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验。车动了,就像我们的“孩子”会走第一步一样,大伙高兴极了,称赞那个孙师傅为首席驾驶员。

现在,想起三十多年前闭门造车的事,感到那个时候我们太幼稚了。但那时,确实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啊!

null

三代坦克部分参试人员合影

我们不要忘记他们

试车确实是很苦的,也是有风险的,特别是新车。每次大型试车,每次大型表演(领导或外宾参观),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严谨细致、雷厉风行,就像打仗一样。这些时候,试车人员最辛苦、最紧张,但是每个人的兴奋劲就甭提了。

几十年来,参加试车的人一拨一拨的,二十年、三十年以后,他们往往带着不少伤、痛,带着无私的奉献,一个一个地离开了试车现场,慢慢退休了。有的甚至于牺牲了。他们为我国的车辆事业作出了毕生的贡献。

特别要提出的是我们试车队伍里的工人,很多是中专毕业,或者从部队转业的,有文化,有经验,和技术人员密切配合。他们能够把技术人员的很多想法变成实践。他们是我们科研队伍里一支非常宝贵的力量,太多、太多。就因为和他们在一起能够得心应手,所以很多人当时劝我离开边陲的艰苦的工作岗位,我也没有舍得离开,而一直坚持下来了。

我在前面的文章“回青山“里也提到过,我们这些老技术人员和他们这些老工人师傅亲密无间,现在我们见面还是很亲切,去年还在一起照了相。

现在的试车条件好多了,研制水平提高了,试车出的问题也少多了。艰苦的程度好多了。技术人员在试车中作用更大了,试车的水平更高了。但是对车辆自然条件和道路条件的考核仍然是很艰苦的。试车中工人师傅的作用仍然是重要的。每一种新车的研制成功都和试车人员(其中包括工人师傅在内)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让我们不要忘记他们。

友情链接
COPYRIGHT © 2015 亚星正网|会员注册|开户 ALL RIGHTS RESERVED.网站地图